荀亚玲,女,1980年生,工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从教23年。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,兼任CCF协同计算专委会委员,大数据分析与并行计算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,《计算机网络》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团队主要成员。主要从事大数据挖掘与并行计算,人工智能及应用等领域的研究。先后获得山西省“三晋英才”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,海燕策略,海燕论坛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荣誉称号;获2019年度山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,2019年度山西省教学成果奖(高等教育)一等奖1项。
一、政治坚定,对党忠诚
荀亚玲同志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,忠诚党的教育事业。对党的教育事业满怀热忱,矢志不渝地以“四有好老师”“四个引路人”“四个相统一” 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坚守教育初心,勇担育人使命。秉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严谨务实的作风,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,认真履行教育职责,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,并在2018、2021年度考核中被评为“优秀”。
二、潜心教学,躬耕不辍
秉持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,始终以“四有” 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,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全过程。在教学中,积极加强思政教育,于2021年获海燕策略,海燕论坛课程思政优秀教师称号。持续钻研前沿教学理论,更新知识体系,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,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,力求实现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。主要承担本科生《计算机网络》、《大数据技术基础》、《数据科学与工程》等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。主讲的《计算机网络》课程荣获2019 年教学成果奖省级一等奖,并于2023 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。深耕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,主持 3 项校级教改项目、1 项省级教改项目。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理念,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,并指导学生参与多项创新创业项目,获批国家级UIT 项目 1 项并以优秀等级顺利结题。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,带领学生在多项省级赛事中斩获佳绩。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,有效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与专业素养,所指导的研究生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,发表2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,指导王林青同学获得2022-2023年度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,先后获批2项山西省研究生创新类项目,并有多名学生成功读博、考取选调生或就业于知名企业的重要岗位。
三、科研教学相长,深耕学术育人
始终秉持“科研教学并重,学术育人同行” 的理念,在专业领域深耕不辍,于科研与教学的协同发展中取得丰硕成果。
在科研领域,始终致力于探索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,聚焦大数据挖掘与并行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,在科学理论研究、科研团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,以及山西省青年科学基金各1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、国家“863”子课题、山西省重点研发项目等20余项;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;以第一作者在CCF推荐的国际国内顶级期刊上,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;其中多篇为中国科学院Top论文,SCI一、二区论文20余篇,EI收录30余篇。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,出版学术专著1部。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,为多家企业提供了智能决策技术服务,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与转化。在学科建设方面,作为大数据分析与并行计算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,积极参与团队及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申报与建设工作,为校院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在教学实践中,积极推动科研反哺教学。通过指导学生竞赛、创新创业项目等方式系统训练学生的科研素养、团队协作能力与严谨治学态度,落实工程认证毕业要求;将前沿科研成果融入课堂,激发科研兴趣,以科研项目为依托,设计综合设计题目与毕业设计题目,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真正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双向赋能、协同发展。
四、育心育人,践行为师初心
在工作中坚持自我提升与育人实践并行,勤勉钻研教学方法,细致洞察学生需求,用温暖关怀浸润学生心灵。日常注重言传身教,以严谨的治学态度、正直的处事风格为学生树立榜样。面对学生多样化需求,学业上,耐心解答专业困惑,构建“基础巩固 - 拓展提升 - 创新实践” 的阶梯式辅导体系;竞赛指导中,全程跟进学生备赛,从选题策划到方案优化,助力学生在实战中提升综合能力;成长规划方面,积极帮助学生推荐优质实习基地,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,同时结合学生特长,推荐合适的出国留学项目,拓宽学生国际视野。无论何时,都以平等的姿态倾听学生心声,用经验与智慧为学生点亮前行之路,无论是课堂内外,还是线上线下,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回应学生诉求,用丰富的人生阅历为学生答疑解惑、指引方向,真正做到了以心换心、以爱育爱,成为学生成长路上信赖的引路人。